病菌在病葉、病枝或病果內越冬,翌春遇水從病部溢出,通過雨水、昆蟲、苗木、接穗和果實進行傳播,從寄主氣孔、皮孔或傷口侵入。病菌有潛伏侵染性,有的柑橘外觀健康卻有病菌侵染,有的柑橘秋梢受侵染,冬季不顯癥狀,春季才顯癥狀。從3月下旬至12月病害均可發生,一年可發生3個高峰期。春梢發病高峰期在5月上旬,夏梢發病高峰期在6月下旬,秋梢發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,其中以6、7月份夏梢和晚夏梢受害最重。氣溫在25~30℃條件下,雨量越多,病害越重。暴風雨和臺風過后,易發病。潛葉蛾、惡性食葉害蟲、鳳蝶等幼蟲及臺風不僅是病害的傳病媒介,而且其造成的傷口,有利于病菌侵染,加重病害的發生。栽培管理不當,如氮肥過多、品種混栽、夏梢控制不當,有利發病。